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5|回复: 0

心部能量中心( Heart Chakra )

[复制链接]

1474

主题

234

回帖

555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559
发表于 2024-5-7 2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轮在我们胸部正中,胸骨(sternum)的后面,它的颜色是绛红色即大 红,有十二块花瓣。心轮相应於心脏神经丛(Cardiac Plexus) ,照顾著我们的 心脏及呼吸系统。心轮的特性是爱心和安全感。

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约在 12 岁之前,抗体会在胸骨内形成,起著对 抗疾病及外来入侵的作用。如果在童年时得不到母亲的照顾或受过惊吓,这部 分的能力便不能健全发展,长大后会变得很胆小,害怕黑暗,害怕犯错,唯恐 别人伤害他。


此中心的左侧,反映母亲方面。此中心的右侧,反映父亲方面,父亲失 职或过份专制,或责任感过重失衡,此中心之右侧会逐渐受到阻塞。


心轮打开了的人,会自然生出一种仁人爱物之心,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是出於同情共感的精神,不是因为某种功利的目的才这样做。心轮打开了的 人,能超越一己形躯之私,去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例如孟子说,如果我们看 见一个小孩子跌入井中,我们便不期然要救他,孟子说这是不忍人之心,忧惕 恻忍之心。后来儒家解释孔子所说的Γ仁」,也是采用这种一体之仁的意思。 天地是个生生不息的力量,如果我们明白到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之所化,那 么我们看见其他人受苦,就好像是自己受苦一般。因此后世儒家又有民胞物与 的说法,意思是说看见其他人,就像看见同胞骨肉一样,看见世间的万事万物, 一草一木,就好像看见自己在世间的夥伴一样。


人的灵也是这样,在我们心轮左部的那一团火是宇宙的整体在我们每一 个人心中的反映,在物质上人有形躯之隔,在灵的层面,大家都是同一个整体 的一个部分。因此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无执著的。


无执著的爱和有执著的爱很不同。有执著的爱出於一个人的自我,将某 些事物或某些人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古代的圣人均指出,人的自我是真 爱最大的敌人。有执著的爱像男女间的爱,是一种执著和迷恋。但无执著的爱 是无条件的,不会附著於任何人或事物。锡吕 .玛塔吉常举一棵树的汁液为例,

如果一棵树的汁液只眷顾或依恋著一朵花,停留不动,那么整棵树便会死掉。 因此无执著的爱是周流不息的,才能润泽万物。


心轮的特性是喜乐,当一个人获得自觉后,他往往感到心中有一种喜乐, 在与别的练习者相处时,他甚至能感到心轮打开了。这种喜乐比世间的快乐高 出许多,非文字所能记录。


在人体能量系统图中,心轮左边即心脏处画了一团火。这是宇宙纯洁而 永恒的灵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反映。所谓灵,英文是“Spirit”。锡吕 .玛塔吉 女士主要用英语演讲,而且为了教授西方人,所以用这个比较西化的名词。在 印度,这个灵叫做 Atman “梵我”,一方面是指宇宙整体之神,另一方面指每 个人内在的“真我” (Atma) 。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从整体分离出来,因 此有了自己的自我和超我,但从根本上说,他们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因此潜在 著他的“神性”。因此印度伏檀多学派的商羯罗有一首很著名的诗,里头说: “我是湿婆神”,便是这个意思。印度的奥义书基本上以此为主题,书中引导 读者发问:我是谁?最后指出:汝是彼,即你就是那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如果 你认识到这点,你便不再局限於这个小我,而变成了大我,即商羯罗所说的神。 当然这种说法离开一般人的观念很远,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奥秘之中的奥 秘,不轻易传授。


在东方,也有许多圣人指出每个人内在的这种神性,如佛教说“人人皆 有佛性”,儒家的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当然这不是说他们现在就是 圣人,而是说潜在的可能性。


在霎哈嘉瑜伽,锡吕 .玛塔吉女士经常说得到自觉的瑜伽练习者都成了 圣人,那是因为他们已实现了这个潜在的本性。也就是我们说的“自觉”。自觉这个词英语是“self-realization”,它的字面的意思是“知觉真我”。 “Self-realization”这个词翻成中文很不容易,“自觉”或“知觉真我”也 许都不能一看就懂。在东方,我们一般说这是“得道”或“开悟”等。例如禅 宗参禅经常问到: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问你是谁?知道了自己的本 性才算是一个得道的僧人。


西方文化早期也有这个元素。例如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最重要的,是教人 “ know  thyself” ,一般人不是很懂,都翻译作“知道你自已” 。其实这不 是有自知之明的意思,而是说要去了解真我(Self) 。追求这个真我的知识,是 所有学问之中最高的。整个西方古代的文化,都可归结为这么一句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霎哈嘉论坛—初班课 ( 浙ICP备2024071040号-1 )

GMT+8, 2025-4-27 01:26 , Processed in 0.0462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